您好,银行管家欢迎您! 登陆 | 注册

信用卡业务仍在“高危”运行中,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逐渐凸显

发布:2021-04-27 10:53:54    来源:新华社     浏览:115

  互联网的发展进程,是时代发展一个不可逆转的巨变,传统的金融生态正经受着一次革命性的重构。从最初的物理渠道迁移发展到互联网支付、融资、理财等创新,传统的商业银行就像是一块海绵,每一个孔隙都已被互联网浪潮渗透其中。

  信用卡总体规模同比增速创下近5年来新低

  据悉,发卡降温已成趋势。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78亿张,同比增长4.26%,环比增长0.25%。信用卡资深专家表示,2020年信用卡总体规模增速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同比增速创下近5年来新低。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相比于此前的“卖力发卡”,过去一年,大部分银行收紧了信用卡发行规模。截至2020年,工农中建的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均进入“亿张俱乐部”,但增速也放缓至历史新低。其中,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6亿张,仅比2019年末增长100万张,增量为2019年同期的八分之一,创下历史新低。有的银行甚至出现负增长,截至2020年末,浦发银行信用卡流通卡数4372.22万张,较2019年的4399.08万张净减26.86万张。

  银行信用卡业务“高危”运行中

  2020年信用卡业务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尤其是境外刷卡消费交易严重受挫,全年交易额出现了断崖式下降。根据央行数据,2020年银行卡卡均消费金额1.3万元,同比下降6.38%;银行卡笔均消费金额为656.85元,同比下降10.97%。

  以工商银行为例,尽管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全国第一,但工行信用卡业务2020年消费额为2.58万亿元,较上年大幅下降了20%。2020年银行信用卡业务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压力测试”,在冲击与重构下,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近期陆续披露的2020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过去一年银行信用卡业务“高危”运行,其中渤海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甚至高达6.26%,远超国际标准5%的警戒线。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拉响警报,业内预计,2021年信用卡不良风险仍然会处于相对高位。

  国内各大信用卡品牌开始数字化布局之旅

  信用卡增量拓展空间持续压缩,银行必须拥抱年轻用户思维和移动支付趋势,加强与各平台合作,刺激用户线上交易、消费,增加用户黏性。当前的风险周期下,依托数字化驱动,信用卡需要针对更细分的用户群体需求,创新线上业务和产品、线上运营策略、模式,以适应当前信用卡精细化服务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伴随着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业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逐渐凸显。对信用卡行业而言,普惠于民之余,数字化布局与生态圈加速同样成为了品牌发展和业务经营的必由之路,国内各大信用卡品牌开始了数字化布局之旅。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503316566
暂无评论!
我要点评
  • 总体评价:
  • 卡片外观:
  • 优惠活动:
  • 费用比较:

提交点评

信用卡中心导航 信用卡申请导航

版权所有:卡管家(51kagj.com)粤ICP备19052075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