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银行管家欢迎您! 登陆 | 注册

中信银行信用卡遭遇“劝退潮” 存量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发布:2025-03-04 22:03:57    来源:金融界     浏览:181

据凤凰网财经报道,“接到客服升级卡片邀请时根本听不清关键信息,卡片没激活就被扣了2000元年费。”北京用户王芳向提供的通话记录显示,中信银行客服在推销信用卡升级时语速过快,导致其未能明确知晓年费规则。类似遭遇并非个案——社交平台上大量用户投诉“被升级白金卡后遭遇高额年费陷阱”,矛头直指银行营销流程中关键信息披露缺失。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指出:“银行以语速过快掩盖收费细节,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知情权的保护规定。”而中信银行客服对此仅回应称“升级均经用户同意”,却未对争议扣费提供实质性解决方案。

中信信用卡遭遇“劝退潮”

曾被视作差异化卖点的信用卡权益,如今正成为用户流失的导火索。福建持卡人发现,中信信用卡“36+1新生活”权益中的体检、高尔夫等服务频次遭腰斩,而咖啡券、视频会员等基础权益需定时抢兑,用户直呼“比春运抢票还难”。

更令用户不堪其扰的是“轰炸式营销”——张延提供的通话记录显示,中信银行4天内8次致电推销贷款,甚至周末使用AI机器人拨号。尽管客服称“可申请屏蔽营销”,但律师指出,此类过度营销已触碰合规红线,损害品牌声誉。行业数据显示,中信信用卡投诉量在黑猫平台累计超2.2万条,近一月投诉中30%涉及权益缩水与收费争议,折射出存量竞争下客户服务短板。

信用卡市场“大撤退”

央行《2024年支付体系报告》揭开了行业寒冬:信用卡发卡量从2022年末的8.07亿张锐减至2024年末的7.27亿张,连续9季度下滑;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同比激增26.3%至1239.64亿元。

市场萎缩三大推手:第一监管收紧:2022年信用卡新规严控发卡规模,要求清理“睡眠卡”;第二互联网金融冲击:花呗、白条等产品分流年轻客群;第三风险暴露:经济增速放缓引发不良率攀升,2024年信用卡透支不良资产包转让规模达467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信、交行等银行大规模关停信用卡分中心,平安、招行等转向“信用卡+消费场景”生态构建,行业洗牌加速。

2024年中信、交行等停发超20款联名卡,降低权益成本;信用卡中心员工转向消费贷、财富管理业务;但转型阵痛明显:中信信用卡贷款余额连续三季下滑,交易量萎缩8.44%,不良率攀升至2.57%,暴露出粗放扩张遗留的风险管控短板。

存量博弈下的生存法则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目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已从过去的“跑马圈地”式扩张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发卡量增速放缓是这一阶段的自然现象。同时,信用卡总量的减少也受到监管加强、规范信用卡业务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正逐步迈入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当“让财富有温度”的口号遭遇用户“用脚投票”,中信信用卡面临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优化,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503316566
暂无评论!
我要点评
  • 总体评价:
  • 卡片外观:
  • 优惠活动:
  • 费用比较:

提交点评

信用卡中心导航 信用卡申请导航

版权所有:卡管家(51kagj.com)粤ICP备19052075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

置顶